顶部
生物特征
• 帝企鹅是现存17种企鹅中体型最大的品种,身高可达1.3米,体重可达40 公斤[1]。
• 帝企鹅身披黑白分明的大礼服,耳后及颈部羽毛为橙黄色,耳后颜色最深,向下逐渐变淡 [1,2]。
• 和所有企鹅一样,帝企鹅是不会飞的鸟。为了适应海中的生活,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,翅膀特化呈扁平的鳍状肢[3]。
• 帝企鹅是唯一一种在南极冬季繁殖的企鹅[1]。
• 为了减少热量散失,帝企鹅有着独特的“逆流循环系统”——动脉和静脉邻近,能够快速得进行热量交换[1]。
• 帝企鹅鳞片状的羽毛由多层羽毛压实在一起,能够非常好得抵御寒风;脚趾成爪状能够紧紧抓住冰面[2]。
• 雌性和雄性在外观上很难区分[3]。
• 帝企鹅幼鸟身体羽毛呈灰色,头部黑色,眼睛及脸颊处为白色[4]。
帝企鹅及其幼鸟[2]
食物
• 帝企鹅主要捕食鱼、鱿鱼及磷虾等[2]。
繁殖
• 帝企鹅在繁殖季节为一夫一妻制,尽管大部分的帝企鹅每年的伴侣都不同[4]。
• 帝企鹅每年秋天(南半球的4月左右)行走50-120km回到它们的产卵地。在产卵地,它们徘徊、歌唱,进行求偶。求偶行为包括鞠躬、摆头以及一些特别的行走方式[5]。
• 5月到6月初,雌性帝企鹅产卵1枚,交给雄性孵化,雌性便离开两个月去觅食。它们没有任何可筑巢的材料,所以帝企鹅将卵放于脚背上,以育儿袋(腹部皱褶的皮肤)覆盖来维持孵化温度[5]。
帝企鹅的育儿袋[2]
• 孵化期65-75天。在孵化期间,帝企鹅的能量来源完全依赖身体所储存的脂肪,并通过群体聚集在一起来取暖[5]。
• 当雌性回到产卵地时,雄性体重几乎只剩下孵卵前的一半。雄性和雌雄通过叫声来辨识对方[5]。
• 刚孵化出的小企鹅仅有一层绒毛,不能够调节体温。在此之后的50天里,完全靠父母轮流照顾小企鹅。[5]
• 九月,小帝企鹅已经长出一层厚厚的绒毛,生长速度非常快。父母需要同时外出觅食喂养它。当帝企鹅父母外出觅食时,小企鹅聚集在一起互相取暖(企鹅“幼儿园”)[5]。
• 十二月初,小帝企鹅开始褪去它们的绒毛,长出成羽。此时,小企鹅的父母也准备离开,为它们一年一次的换羽做准备。在换羽之前,帝企鹅需要将体重翻倍。之后,部分帝企鹅会回到产卵地,而另一部分则找一处稳固的冰面,开始换羽[5]。
• 次年的一月至二月,帝企鹅又回到大海,开始觅食储存脂肪为下一个的产卵季做准备[5]。
• 雄性帝企鹅大约在5~6岁达到性成熟,而雌性帝企鹅大约在5岁左右达到性成熟。
帝企鹅的生活史[6]
行为
• 帝企鹅是游泳高手,时速可达3.4米/秒。它们的潜水深度可达565米,潜水时间可达20分钟[8]。
• 在陆地上,帝企鹅走路则步履蹒跚一摇一摆;或者俯卧于冰面上,通过四肢推动身体滑行。和所有企鹅一样,帝企鹅是不会飞的
鸟[6]。
• 每个个体的叫声都各不相同,它们通过叫声来辨认彼此[4]。
• 帝企鹅是群居性动物,它们成群捕食、产卵。帝企鹅不管白天还是夜晚都很活跃[4]。
分布
• 帝企鹅生活在南极海域,主要分布于南纬66°至78°的冰原、大陆架以及周围的岛屿[4]。
• 它们终生生活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,环境温度低至-60℃,风速可达200km/h[7]。
帝企鹅分布(绿色为产卵地)[6]
寿命
• 在野外,帝企鹅的寿命一般为20年,最长可达50年[6]。
天敌
• 南极大海燕、贼鸥是小企鹅的主要天敌。豹海豹、逆戟鲸等也是企鹅的主要天敌[2]。
威胁
• 全球气候变暖,海水温度升高导致食物减少、环境恶化等,都对企鹅的生存造成了威胁[7]。
保护
• 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近危物种红色名录——近危(nt)[6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