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部
繁殖
•初春至晚夏间为繁殖期,虽然非洲爪蟾没有声囊,雄蟾会收缩喉内肌,发出长及短的颤声来呼唤交配。一般而言,雌蟾会发声回应,拍击声为接受,缓慢的滴答声为拒绝。雌蟾及雄蟾在水中交配,在雄蟾的协助之下,将受精卵放到雌蟾柔软的背部,然后一粒粒包埋进皮肤里,形成一个个小囊,所以称之为负子蟾。卵乳白色,卵属于大型。卵约12-18周后发育为大小越1.5厘米的小蟾,然后离开雌蟾背部。
特点
• 非洲爪蟾后肢强劲而有发达的蹼,前肢纤细而无蹼。没有舌头。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白色带状条纹,起到了感应器的作用,通过感应水波可以探知食物和天敌的方向。这种蟾的特点在于前肢较小,三趾末端有明显的爪,故而得名爪蟾。
体色可由灰绿色变成黑色,以配合环境。
非洲爪蟾的成熟卵子具有明确的植物极和动物极,受精作用引起皮质运动。爪蟾胚胎经过卵裂、囊胚、原肠胚、神经胚、尾芽期等阶段孵化成幼虫;蝌蚪在5天左右后肢开始发育并逐渐进入变态期,到两个月时完成变态。将卵放在背部的小囊中孵化,完成变态或接近完成变态时离开母体。
它们每年会脱皮一次,并且会吃下脱下的皮。
食性
• 自然条件下非洲爪蟾以小鱼、虾、蟹、昆虫为食,进食时常迫不及待地用前肢的三只长爪将食物拨进口中。
蝌蚪滤食浮游生物。
行为
• 非洲爪蟾完全是水栖动物,除了在干旱或其他干扰期间迁移到新的水域外,它们很少离开水。爪蟾有强有力的腿,这有助于它们在水下和陆地上快速移动。
非洲爪蟾游得很快,猎食时并不能好好按压猎物,有时猎物甚至会从中逃走,它们则会以前肢将猎物推入口中。
爪蟾是夜行性动物,大多数繁殖活动和进食发生在夜间。
保护及威胁
• 无危。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很强,甚至在很多地方成为了入侵物种。